整个向阳巷,最有生意头脑的,当数阿杰。
早在童年时期,人们就看出了他的鬼马精灵。那时孩子们兜里都不宽裕,顶多只有两包杨梅一块糖。阿杰也不例外,父亲在工地上打工,母亲在纺织厂上班,勉勉强强维持生计,一个星期能给他的零花钱,顶多能买两根冰棒。
阿杰馋得很,向阳巷的孩子们个个馋得很。在外头看见别人吃东西,眼珠子直溜溜的忘了转,嘴部肌肉偷偷摸摸地耸动。
你只要再凑近一点,就能听到他们咽口水的声音。
大人们多半是打过招呼的——在外头不准看别人吃东西,更不准伸手问别人讨。
穷人的自尊心分外要强,向阳巷的父母们,早在生活面前丢尽了颜面,孩子们是他们的最后底线,但凡还有一丝可能,谁都不愿叫孩子们去丢人现眼。
大家只能干馋着,唯有阿杰有办法。
他去捡玻璃弹珠。
80、90后的孩子大抵都有印象,直径一厘米大小的玻璃弹珠,就是孩子们眼里的绝世宝藏——谁拥有弹珠,谁就能做孩子王。
阿杰带着几个更小的孩子,去废品站找弹珠。这玩意儿在大人眼里不值钱,废品店老板很乐意赏给他们,再加上嘴甜肯跑腿,阿杰很得废品店老板的欢心。除了玻璃弹珠,还时常能捣鼓来一些旧玩具、铜纽扣、儿童积木。
阿杰轻而易举地成了一个“富有”小孩。
他用弹珠跟兜里宽裕的小孩换糖、换辣条、换巧克力、换杨梅干。
等弹珠用完了,他又再去废品站找。
阿杰,是第一个懂得“以物易物”的小孩,早在我们还穿开裆裤的年代。
阿杰正式施展商业才华,是在14岁那年。
楼下开粮油店的周阿姨,做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手术,一个人看店有些吃力,就叫了阿杰来帮忙,平时看看店摞摞货什么的,赚几个零花钱。
周阿姨原本就图个省事,没想到阿杰一来,粮油店的生意就有了重大突破。
嘴甜会说话是一回事,最重要的是,阿杰会营销——那时候小县城里还没有送货上门的概念,阿杰第一个首创,凡是住得近的人家,买油买米都可以送上门。
阿杰还创造了一套会员制度,每消费一笔就在小卡片上盖一个戳,集满五个戳就可以换一瓶小花生油……现在听来没什么,但在90年代末,这绝对是项惊人之举。
因为阿杰的“坐镇”,周阿姨那不温不火的小店,人气一下子就变旺了。
这也是为什么,直到很久很久以后,周阿姨一提到阿杰,还是惋惜地叹气:唉,那孩子真的聪明,可惜了,可惜了……
,sunbet 申博www.ipvps.cn信誉来自于每一位客户的口碑,Sunbet携手江苏安腾科技有限公将致力服务好每位Sunbet会员。!
发表评论